關於我們
本協會創立於107年1月16日,由一群致力社區推動培力與學習服務的組織工作者,
邀請自主學習團體帶領人、從事健康產業或照顧服務夥伴,
以及熱愛學習的民眾共同組成,是以非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
本協會致力促進第三年齡層(或規劃準備第三年齡層)自主、自發之學習機會,協助規劃多元學習主題,
以自主、自助運作方式進行學習,增進其社會參與及終身學習,迎向健康老化;
並將學習推廣社區,凝聚社區共識,互助共好推及社區,以營造社區共學、共創及共好。
本協會創立於107年1月16日,
由一群致力社區推動培力與學習服務的組織工作者,
邀請自主學習團體帶領人、
從事健康產業或照顧服務夥伴,
以及熱愛學習的民眾共同組成,
是以非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
本協會致力促進第三年齡層(或規劃準備第三年齡層)
自主、自發之學習機會,協助規劃多元學習主題,
以自主、自助運作方式進行學習,
增進其社會參與及終身學習,迎向健康老化;
並將學習推廣社區,凝聚社區共識,
互助共好推及社區,以營造社區共學、共創及共好。
宗旨
以在地老化為藍圖,以“人”為主,以“需要”延伸服務,
建構一個活力、自主、尊嚴的老年生活。
願景
提升本協會教學及社區推廣之服務品質,
成為最具專業且最有能力協助培訓第三年齡層或準備規劃者,
迎向三齡(忘齡、無齡、創齡)之優質典範單位。
任務
1. 獲得獨立自主、學會發展的機會,成為樂而忘齡的無齡族。
2. 經由自主學習活動解決生活難題,持續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成長的能力。
3. 透過學習團體的社群組成與運作,除了自我學習外,還可增進自治能力的發展,促進整體社會的成長與進步。
4. 推廣增進高齡者之身心健康促進之觀念與方案。
5. 執行預防照顧與延緩失智失能之人才培訓。
我們透過課程及活動不斷的自我探索,找到自己的價值。
透過學習迎向更多的可能性,在自利與利人之間獲得喜悅與平靜,
並攜手一起營造社區-共學、共創、共好,達到三齡(忘齡、無齡、創齡)的自在人生。
我們透過課程及活動不斷的自我探索,
找到自己的價值。
透過學習迎向更多的可能性,
在自利與利人之間獲得喜悅與平靜,
並攜手一起營造社區-共學、共創、共好,
達到三齡(忘齡、無齡、創齡)的自在人生。
組織圖
章程
第一條:本會名稱為臺灣耆老林終身學習協會(以下簡稱本會)。
第二條:本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在地老化為藍圖以“人”為主,以“需要”延伸服務,建構一個活力、自主、尊嚴的老年生活為宗旨。
第三條:本會以全國行政區域為組織區域。
第四條:本會會址設於主管機關所在地區,並得報經主管機關核准設分支機構。前項分支機構組織簡則由理事會擬訂,報請主管機關核准後行之。會址及分支機構之地址於設置及變更時應函報主管機關核備。
第五條:本會之任務如下:
一、 獲得獨立自主、學會發展的機會,成為樂而忘齡的無齡族。
二、 經由自主學習活動解決生活難題,持續加強自我學習、自我成長的能力。
三、 透過學習團體的社群組成與運作,除了自我學習外,還可增進自治能力的發展,促進整體社會的成長與進步。
四、 推廣增進高齡者之身心健康促進之觀念與方案。
五、 執行預防照顧與延緩失智失能之人才培訓。
第六條:本會之主管機關為內政部。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章程所訂宗旨及任 務,主要為衛生福利部,其目的事業應受各該事業主管機關之指導、監督。
第七條:本會會員分下列三種
一、 個人會員:凡贊同本會宗旨、年滿二十歲、具有資格者,填具入會申請書,經理事會通過,並繳納會費後,為個人會員。
二、 團體會員:凡贊同本會宗旨之機構或團體,填具入會申請書,經 理事會通過,並繳納會費後,為團體會員,團體會員推派代表一人,以行使會員權利。
三、 贊助會員:每年贊助本會金額達新台幣壹拾萬元整。
第八條:會員(會員代表)有表決權、選舉權、被選舉權與罷免權,每一會員(會員代表)為一權。贊助會員,無前項權利。
第九條:會員有遵守本會章程、決議及繳納會費之義務。
一、 為利組織運作,得訂定特別條款如「會員未繳納會費者,不得享有會員權利,連續二年未繳納會費者,視為自動退會。 會員經出會、退會或停權處分,應提於會員大會審議通過, 會員如欲申請復會或復權時,除有正當理由經理事會審核通 過者外,應繳清前所積欠之會費。」。
第十條:會員(會員代表)有違反法令,章程或不遵守會員大會決議時,得經理事會決議,予以警告或停權處分,其危害團體情節重大者,得經會員大會決議予以除名。
第十一條:會員有下列情事之一者,為出會:
一、 喪失會員資格者。
二、 經會員大會決議除名者。
第十二條:會員得以書面敘明理由向本會聲明退會。
第七條:本會會員分下列三種
一、 個人會員:凡贊同本會宗旨、年滿二十歲、具有資格者,填具入會申請書,經理事會通過,並繳納會費後,為個人會員。
二、 團體會員:凡贊同本會宗旨之機構或團體,填具入會申請書,經 理事會通過,並繳納會費後,為團體會員,團體會員推派代表一人,以行使會員權利。
三、 贊助會員:每年贊助本會金額達新台幣壹拾萬元整。
四、永久會員:凡個人會員一次繳足六年常年會費者,經本會理事
會通過,得為本會個人永久會員。
第八條:會員(會員代表)有表決權、選舉權、被選舉權與罷免權,每一會員(會員代表)為一權。贊助會員,無前項權利。
第九條:會員有遵守本會章程、決議及繳納會費之義務。
為利組織運作,得訂定特別條款如「會員未繳納會費者,不得享有會員權利,連續二年未繳納會費者,視為自動 退會。會員經出會、退會或停權處分,應提於會員大會審議通過, 會員如欲申請復會或復權時,除有正當理由 經理事會審核通過者外,應繳清前所積欠之會費。」。
第十條:會員(會員代表)有違反法令,章程或不遵守會員大會決議時,得經理事會決議,予以警告或停權處分,其危害團體情節重大者,得經會員大會決議予以除名。
第十一條:會員有下列情事之一者,為出會:
一、 喪失會員資格者。
二、 經會員大會決議除名者。
第十二條:會員得以書面敘明理由向本會聲明退會。
第三章 組織及職權
第十三條:本會以會員大會為最高權力機構。會員(會員代表)人數超過三百人以上時得分區比例選出會員代表,再召開會員代表大會,行使會員大會職權。會員代表任期四年,其名額及選舉辦法由理事會擬訂,報請主管機關核備後行之。
第十四條:會員(會員代表)大會之職權如下:
一、 訂定與變更章程。
二、 選舉及罷免理事、監事。
三、 議決入會費、常年會費、事業費及會員捐款之數額及方式。
四、 議決年度工作計畫、報告及預算、決算。
五、 議決會員(會員代表)之除名處分。
六、 議決財產之處分。
七、 議決本會之解散。
八、 議決與會員權利義務有關之其他重大事項。
前項第八款重大事項之範圍由理事會定之。
第十五條:本會置理事九人、監事三人,由會員(會員代表)選舉之,分別成立理事會、監事會。選舉前項理事、監事時,依計票情形得同時選出候補理事一人,候補監事一人,遇理事、監事出缺時,分別依序 遞補之。
第十六條:理事會之職權如下:
一、 審定會員(會員代表)之資格。
二、 選舉及罷免常務理事、理事長。
三、 議決理事、常務理事及理事長之辭職。
四、 聘免工作人員。
五、 擬訂年度工作計畫、報告及預算、決算。
六、 其他應執行事項。
第十七條:理事會置中理事長一人,由理事互選之。理事長對內綜理督導會務,對外代表本會,並擔任會員大會、理事會主席。理事長因事不能執行職務時,應指定理事一人代理之,未指定或不能指定時,由理事互推一人代理之。理事長、理事出缺時,應於一個月內補選之。
第十八條:監事會之職權如下:
一、 監察理事會工作之執行。
二、 審核年度決算。
三、 選舉及罷免常務監事。
四、 議決監事及常務監事之辭職。
五、 其他應監察事項。
第十九條:監事會置常務監事一人,由監事互選之,監察日常會務,並擔
任監事會議召集人及主席。
常務監事因事不能執行職務時,應指定監事一人代理之,未指定或不能指定時,由監事互推一人代理之。 常務監事出缺時,應於一個月內補選之。
第二十條:理事、監事均為無給職,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理事長之連任,以一次為限。理事、監事之任期自召開本屆第一次理事會之日起計算。
第二十一條:理事、監事有下列情事之一者,應即解任:
一、 喪失會員(會員代表)資格者。
二、 因故辭職經理事會或監事會決議通過者。
三、 被罷免或撤免者。
四、 受停權處分期間逾任期二分之一者。
第二十二條:本會置秘書長一人,承理事長之命處理本會事務,其他工人員若干人,由理事長提名經理事會通過聘免之,並報主管機關備查。前項工作人員不得由理事監事擔任。工作人員權責及分層負責事項由理事會另定之。
第二十三條:本會得設各種委員會、小組或其他內部作業組織,其組織簡則經理事會通過後施行,變更時亦同。
第二十四條:本會得由理事會聘請名譽理事長一人,名譽理事、顧問若干人,其聘期與理事、監事之任期同。
第四章 會議
第二十五條:會員(會員代表)大會分定期會議與臨時會議二種,由理事長召集,召集時除緊急事故之臨時會議外應於15日前以書面通知之。定期會議每年召開1次,臨時會議於理事會認為必要,或經第二十六條:會員(會員代表)五分之一以上之請求,或監事會函請召集時召開之。 本會辦理法人登記後,臨時會議經會員(會員代表)十分之一以上 之請求召開之。
第二十六條:會員(會員代表)不能親自出席會員大會時,得以書面委託其他會員(會員代表)代理,每一會員(會員代表)以代理一人為限。
第二十七條:會員(會員代表)大會之決議,以會員(會員代表)過半數之出席,出席人數較多數之同意行之。但下列事項之決議以出席
人數三分之二以上同意行之。
一、 章程之訂定與變更。
二、 會員(會員代表)之除名。
三、 理事、監事之罷免。
四、 財產之處分。
五、 本會之解散。
六、 其他與會員權利義務有關之重大事項。
本會辦理法人登記後,章程之變更以出席人數四分之三以上之同意或全體會員三分之二以上書面之同意行之。本會之解散,得隨時以全體會員三分之二以上之可決議解散之。
第二十八條:理事會每六個月召開一次,監事會每六個月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聯席會議或臨時會議。前項會議召集時除臨時會議外,應於7日前以書面通知,會議之決議,各以理事、監事過半數之出席,出席人數較多數之同意行之。
第二十九條:理事應出席理事會議,監事應出席監事會議,理事會、監事會不得委託出席:理事、監事連續2次無故缺席理事會、監事會者,視同辭職。
第五章 經費及會計
第三十條:本會經費來源如下:
一、 入會費:新台幣壹仟元,於會員入會時繳納。
二、 常年會費:新台幣壹仟貳佰元。
三、 事業費。
四、 會員捐款。
五、 委託收益。
六、 基金及其孳息。
七、 其他收入。
第三十一條:本會會計年度以曆年為準,自每年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三十二條:本會每年於會計年度開始前二個月由理事會編造年度工作計畫、收支預算表、員工待遇表,提會員大會通過(會員大會因故未能如期召開者,先提理監事聯席會議通過),於會計年度開始前報主管機關核備。並於會計年度終了後二個月內由理事會編造年度工作報告、收支決算表、現金出納表、資產負債表、財產目錄及基金收支表,送監事會審核後,造具審核意見書送還理事會,提會員大會通過,於三月底前報主管機關核備(會員大會未能如期召開者,先報主管機關)。
第三十三條:本會於解散後,剩餘財產歸屬所在地之地方自治團體或主管
機關指定之機關團體所有。
第三十四條:本章程未規定事項,悉依有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本章程經會員(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報經主管機關核備後施行,變更時亦同。
第三十六條:本章程經本會107年1月16日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通過。
報經內政部107年3月7日台內團字第1070007354號函
耆老林事業群
電話 :04-2386-3730
地址 :408006 台中市南屯區三厝街108號
Copyright ©社團法人臺灣耆老林終身學習協會 Taiwan Chilaulin Lifelong Learning Association (立案證書字號: 1070007354)